武汉市第三医院官网首页
放射科
科室电话:027-65399880

健康科普

Health science
首页健康科普 → 健康科普

颅脑影像报告解读之缺血灶

2024-03-31文章来源:
    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我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,在常规体检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做个头颅的CT或核磁共振检查。当我们做完检查,拿到检查报告后,看报告上报的是缺血灶、腔隙性脑梗死等等。我们就会很紧张,去问医生,医生说还好,没什么大问题。但是我们依然会很担心、紧张,因为颅内都缺血、梗死了。所以,今天我们跟大家解读解读颅脑影像报告(CT或MRI)的颅内缺血灶。

      其实说起来,颅内缺血灶,它并不是一个医学诊断,也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,它是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后的一种发现,一个征象,亦或者说是CT或核磁共振对一种病理改变的描述。所以,缺血灶,其实是CT或核磁共振等医学影像学专用的一个诊断述语。

      在病理生理上,缺血灶是大脑深部脑白质中小的脱髓鞘、胶质细胞增生、微小腔隙等,是由于脑内深部的小血管狭窄,长期慢性缺血而形成的。它的病因,极大多数是颅脑动脉粥样硬化,也就是长期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等,导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,在脑血管的继发改变;脑内深部小血管急性狭窄,常引发小的腔隙性脑梗塞,而慢性狭窄,长期供血不足,则造成缺血灶,或叫脑白质疏松或脑白质变性的改变。当然,也有少数是全身代谢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所造成的小血管狭窄。

      在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时,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在大脑深部脑白质、双侧脑室旁脑白质或者脑皮层下白质内,在CT脑窗、T2WI序列上或T2 -Flair序列上发现小点片状稍低密度影或高信号,没有达到腔隙性脑梗死那样低密度或高信号的程度。有时常常在核磁共振T1WI上看不到,在DWI序列上也没问题。这种特殊的表现,核磁常诊断脑内缺血灶,或有人进一步称作脑内缺血性脱髓鞘改变。

      在临床上,颅内缺血灶多见于中老年人,由于是一个慢性过程,病人多数没有明确的、特异性的症状,大多数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,长期存在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。   治疗上,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,针对这些基础疾病用药。不过有一种情况,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(TIA),需紧急就诊。



      总的来说:颅脑CT或核磁共振提示脑内缺血灶,这个和脑梗死病理基础是一样的,虽然病理改变不同,但应早发现,早治疗基础病变,早预防,可以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,从而避免更多或较重后遗症的发生。